美国《喉深》1972无删减

       现在,请允许我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美国《喉深》1972无删减的相关信息,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美国《喉深》1972无删减的讨论,我们开始吧。

1.电影推荐

2.水门事件是怎么回事,具体点

3.请介具体绍一下水门事件。求大神帮助

4.美国吹哨人出现了!这位华裔医师本可以阻止疫情扩散,却被多次拒绝

5.世界**史上有哪些**的价值观曾经引起巨大的社会争议

美国《喉深》1972无删减

电影推荐

       1、 《教父》The Godfather 1972年 8.9 分

       科波拉黑帮经典《教父》的首部,派拉蒙公司最成功的影片之一,坐稳IMDB头把交椅应属

       众望所归。虽然评论界一致对《教父》系列的第2集推崇有佳,但大多数影迷似乎还是对

       《教父》情有独钟,这可能与马龙·白兰度极具个人魅力的表演有关,直到今天他那种含

       糊沙哑的声音与神秘莫测的表情都依然叫人着迷。

       2、 《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年 8.9 分

       这部被称为《刺激1995》的影片在中国影迷间也有极好的口碑,可见**超越国界的神奇

       之处。

       3、 《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 1993年 8.8

       斯皮尔伯格在《大白鲨》、《夺宝奇兵》、《外星人》、《紫色》四次与奥斯卡失之交臂

       后,终于在辛德勒和无数犹太难民的帮助下捧得金像。

       4、 《公民凯恩》Citizen Kane 1941年 8.8

       无需多言的**里程碑,神童奥逊·威尔斯可一不可再的惊世之作。

       5、 《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 1942年 8.7

       永远的《北非谍影》,永远的英格丽·褒曼。

       6、 《教父续集》The Godfather Part II 1974年 8.7

       《教父续集》中科里昂尼家族兴起的历史与麦克血腥的奋斗形成了完美的对仗,这种平行

       蒙太奇的运用深得评论界的赏识,此片的成功也巩固了艾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两

       位意裔影帝的地位。

       7、 《七武士》Shichinin no samurai 1954年 8.7

       这可能不是大师黑泽明最出色的作品,但确实是他最好看的作品,它对世界**的影响早

       已不是一个简单的东方武侠故事。

       8、 《星球大战》Star Wars 1977年 8.7

       对每个出生于50到70年代的美国人而言,他们几乎都喜欢被人被称作“Star Wars Gener

       ation”(《星球大战》的一代),星战系列应该是拥有影迷人数最多的系列**了,还

       记得99年推出《星战前传》时掀起的狂潮么?

       9、 《美国美人》American Beauty 1999年 8.6

       这部**能入选到TOP10有点叫人惊讶,美国特有的中产阶级影片。

       10、 《飞跃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年 8.6

       米洛斯·福尔曼和杰克·尼克尔森两人共同的颠峰,一堂影视表演的必修课。

       11、 《奇爱博士》Dr. Strangelove 1964年 8.6

       库布里克讽刺冷战的黑色幽默经典,“未来三部曲”的首部,对一个没有那段历史经历的

       中国观众而言,此片未必会得到这样的高分。

       12、 《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Hidden Dragon 2000年 8.6

       李安真的拍了部了不起的**。

       13、 《后窗》Rear Window 1954年 8.6

       希区柯克的经典,詹姆斯·斯图尔特和格蕾丝·凯莉的搭配就如同现今布拉德·彼特和朱

       丽娅·罗伯茨合作一样抢眼。

       14、 《夺宝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1年 8.6

       在英国《完全**》(Total Film)杂志评选的最伟大的50个银幕英雄(又是个TOP一族

       )中,哈里森·福特饰演的印第安纳·琼斯雄居榜首,斯皮尔伯格还是拍这样的东西比较

       划算。

       15、 《非常嫌疑犯》The Usual Suspects 1995年 8.5

       到最后才叫观众恍然大悟的影片总是那么迷人,更有意思的是它还隐藏着两位日后的奥斯

       卡影帝凯文·斯派西与贝尼裘·狄托洛。

       16、 《精神病患者》Psycho 1960年 8.5

       观众至今还为凶手的屠刀而恐惧,这可能就是希区柯克最大的魅力。

       17、 《星球大战之帝国反击战》The Empire Strikes Back 1980年 8.5

       Star Wars fans的第二《圣经》。

       18、 《低级小说》Pulp Fiction 1994年 8.5

       可能是我自己看次数最多的影片,两年里看了12遍,昆汀塔伦蒂诺的鬼才短暂却叫人刻骨

       铭心。

       19、 《记忆碎片》Memento 2000年 8.5

       今年热门的悬念片,现在还在排行榜上停留。

       20、 《西北偏北》North by Northwest 1959年 8.5

       又一部希区柯克影片,加里·格兰特被小飞机追杀逃入玉米地的的镜头堪称**史上的经

       典,在南斯拉夫浪子库斯图里卡、搞笑白头翁拉塞尔·尼尔森等人的不同影片中都得到了

       致敬性的再现。

       21、 《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1991年 8.5

       当“野牛比尔”从黑暗中走来,你听到的是羔羊的哭泣,还是自己的心跳?

       22、 《风云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 1946年 8.4

       弗兰克·卡普拉导演,詹姆斯·史都华主演,曾获该年度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

       佳男主角等5项提名,但在另一部出色影片《黄金时代》面前败下阵来。入选美国**协

       会评出的世纪百部佳片。

       23、 《好家伙》Goodfellas 1990年 8.4

       马丁·斯科西斯的意大利黑帮纪实文学,片中最抢眼的演员是小个子乔·佩西,本片绝对

       可与科波拉《教父》系列相媲美。

       24、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1998年 8.4

       斯皮尔伯格动用巨资拍摄的二战影片,在奥斯卡角逐中竟输给了名不见经传的《莎瓮情史

       》。

       25、 《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 1962年 8.4

       那是一个阿拉伯的故事,那是一个大卫·里恩的时代……

       26、 《十二怒汉》12 Angry Men 1957年 8.4

       由亨利·方达领衔主演,是一部非常精彩的**。整个故事发生在一间屋子之中,12个性

       格各异的人演出了一场智慧、理智与偏见之间的斗争。其中不乏精彩的台词和精妙的构思

       。

       27、 《光荣之路》Paths of Glory 1957年 8.4

       库布里克早期经典,柯克·道格拉斯主演。

       28、 《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 1962年 8.3

       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经典影片,他扮演一名南方小镇律师,为黑人强奸犯辩护,精彩的

       演技为他赢得当年奥斯卡影帝头衔。

       29、 《可诅咒的人》M 1931年 8.3

       德国**大师弗立茨·朗格三十年代的经典,有声**的第一个美学参照,西方**俱乐

       部的保留片目,**史学研究的必修课。

       30、 《眩晕》Vertigo 1958年 8.3

       如果失去希区柯克,**将会怎样……

       31、 《出租汽车司机》Taxi Driver 1976年 8.3

       斯科西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德尼罗刻画的司机特拉维斯成为**史上的一个典型人物,

       童星朱迪·福斯特在片中崭露头角。

       32、 《第三个人》The Third Man 1949年 8.3

       著名的英国黑色**,对斯科西斯等新好莱坞导演有较大影响。

       33、 《洛城机密》L.A. Confidential 1997年 8.3

       出色的好莱坞影片,黑色的风格把观众来到五十年代的洛杉矶,一把出色的男影星加上金

       发花瓶贝辛格。

       34、 《美丽人生》La Vita è bella 1997年 8.3

       意大利人罗伯特·贝尼尼扬名天下的灰色喜剧,使汤姆·汉克斯三夺金像影帝的梦想再次

       受挫。

       35、 《日落大道》Sunset Blvd. 1950年 8.3

       导演比利·怀尔德是五十年代好莱坞最重要的人物,他的作品二十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

       并六次获奖。这位来自欧洲的犹太人曾任美国陆军心理战争的**部部长,他始终认为电

       影就是娱乐,并持此信念从事**工作长达历数十年。

       36、 《玩具总动员2》Toy Story 2 1999年 8.3

       榜单中出现的第一部卡通片,可能是先入为主的缘由,我倒觉得《玩具总动员1》更精彩

       些。

       37、 《马耳他之鹰》The Maltese Falcon 1941年 8.3

       早期黑色影片的基石。

       38、 《灵异第六感》The Sixth Sense 1999年 8.3

       本片至少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第一个是年轻的印度裔导演奈特·莎马兰,第二个是正愁

       转型不利的动作明星布鲁斯·威利斯,第三个就是现在大红大紫的童星奥斯蒙特。

       39、 《搏击会(角斗俱乐部)》Fight Club 1999年 8.3

       将无政府主义、暴力倾向融和进一部布满悬念、条理分明的情节剧,大卫·芬奇再次以事

       实证明了自己是九十年代最出色的好莱坞导演之一,爱德华·诺顿的上乘表现绝对压倒了

       帅哥布拉德·彼特。

       40、 《骇客帝国》The Matrix 1999年 8.3

       沃卓斯基兄弟的奇思妙想加上袁和平的武术执导让全球影迷在99年得到了最强的视觉冲击

       ,基努·里维斯躲避子弹的镜头已成经典。

       41、 《潜艇风暴》Das Boot 1981年 8.3

       著名的德国战争影片,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虽与德国新**同代,却始终专注于商业影

       片,后去好莱坞发展,执导的作品有《空军一号》、《完美风暴》等。

       42、 《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 1950年 8.3

       美国舞台剧风格的影片,以叫“哓舌”式的对话著称,由好莱坞著名演技女星蓓蒂·戴维

       斯领衔主演,导演曼基维茨最著名的作品应该是《埃及艳后》。

       43、 《愤怒的公牛》Ragging Bull 1980年 8.3

       第三部位列榜单50大的斯科西斯影片,足以看出这位**社会学家在影迷中的叫好程度。

       扮演拳王拉莫塔的德尼罗不但为学拳击而伤痕累累,还为贴近形象迅速增肥五十多磅,他

       的敬业精神至今成为众多演员的楷模。

       44、 《善、恶、丑》Il 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 1966年 8.3

       一生只有不到10部作品的意大利导演塞尔乔·莱翁内却是意大利西部片的开山鼻祖,他以

       黑泽明武士影片、美国西部片为基础开创出独特的意大利西部片风格。这位低产导演对意

       大利**以及美国独立**都产生过不小影响,中国影迷所熟悉的《美国往事》便是他的

       收山之作。

       45、 《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 1952年 8.3

       可能是很多影迷对“歌舞片”的第一印象,金·凯利在雨中漫舞的镜头不知会唤起多少人

       浪漫的回忆,但这段经典的歌舞移植到库布里克的《发条橘子》中却变成了恐怖与戏谑。

       46、 《唐人街》Chinatown 1974年 8.3

       传奇导演波兰斯基最著名的影片之一,杰克·尼科尔森主演。

       47、 《超级无敌掌门狗之剃刀边缘》Wallace & Gromit The Wrong Trousers 1993年

       8.2

       《小鸡快跑》导演早期作品,也是黏土动画。

       48、 《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 1939年 8.2

       好象只看过动画片,此片去年出过DVD,可对这类的好莱坞老**实在没有耐心去看。

       49、 《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 1979年 8.2

       这部为科波拉赢得赞誉和金棕榈的影片也因恶劣的票房让他背上了十年才清偿的高额债务

       ,里面戏份极少的马龙白兰度依然人们关注的焦点。

       50、 《热情似火》Some Like It Hot 1959年 8.2

       比利·怀尔德导演、玛丽莲·梦露、托尼·柯蒂斯和杰克·莱蒙三人联袂主演的喜剧,当

       选美国**协会评出的世纪最佳喜剧第一名。

       51、 《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年 8.2

       大卫·里恩拍摄的战俘题材影片,影片的背景与大岛渚的《战场上的圣诞快乐》有相似之

       处。

       52、 《毒品网络》Traffic 2000年 8.2

       刚刚问鼎奥斯卡最佳导演斯蒂文·索德伯格的第十部作品,看来这个十年前以《性,谎言

       ,录象带》扬名戛纳的独立制片旗手已经完全过度为好莱坞的主流。

       53、 《格林奇偷走圣诞节》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电视版) 1966年 8.2

       动画片,这就是金·凯瑞新片《格林奇》的原作。

       54、 《罗生门》Rashomon 1950年 8.2

       遥想半个世纪前身材高大的“黑泽天皇”在洛杉矶音乐中心举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情景

       ,大有“亚洲**站起来了!”的意味。遗憾的是,黑泽明未能亲眼目睹亚洲**“零的

       突破”--当年的威尼斯**节,《罗生门》获金狮奖的消息他是从报纸上知道的,奖杯也

       是从意大利邮寄到日本的。

       55、 《双重保险》Double Indemnity 1944年 8.2

       又一部比利·怀尔德的影片,看来美国有一大批怀旧的观众。

       56、 《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年 8.2

       库布里克“未来三部曲”的第二部,这部科幻影片经典,今天依然魅力无穷。

       57、 《邪恶的接触》Touch Of Evil 1958年 8.2

       奥逊·威尔斯晚年作品。

       58、 《将军号》The General 1927年 8.2

       好象只看过动画片,此片去年出过DVD,可对这类的好莱坞老**实在没有耐心去看。

       59、 《成名在望》Almost Famous 2000年 8.2

       导演卡梅伦·克劳根据自己经历改编的影片,唤起人们有关七十年代摇滚与青春的回忆,

       当然对中国庞大的打口一族来说,看这部影片也很有滋味。

       60、 《美国X历史》American History X 1998年 8.2

       影片最大的亮点当然是爱德华·诺顿,那些打算终身移民的同胞应该看看美国种族歧视的

       侧面。

       61、 《满州候选人》The Manchurian Candidate 1962年 8.2

       比较有名的政治惊悚片,讲的是朝鲜战争中被洗脑的美军士兵回国后按苏联指使准备暗杀

       要员的故事。

       62、 《碧血金沙》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 1948年 8.2

       导演兼编剧约翰·赫斯顿制作了多部此类型的影片,不过这部描写发生在墨西哥内贪婪、

       恐惧和谋杀的**,无疑是当中最成功的,男主角亨佛莱·鲍嘉的精湛演出也是重要因素

       。

       63、 《乱》Ran 1985年 8.1

       黑泽明晚年力作,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影片过于追求宏大场面和画面精美,为

       了拍得真实可信,黑泽明下令烧毁了高额搭建的三座实景城堡。

       64、 《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 1971年 8.1

       库布里克“未来三部曲”的压轴戏,对人暴力天性的揭露淋漓尽致。因暴力、色情场面过

       多以及发生类似案件,《发条橙》在公映后不久即被禁放,直到库布里克去世后不久影片

       才重见天日,在剧场中与欧洲观众见面。

       65、 《巨蟒与圣杯》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 Grail 1975年 8.1

       《12只猴子》导演泰瑞·吉连姆早期推出的喜剧片,讲述亚瑟王和手下的圆桌武士们在寻

       找圣杯途中遇到的种种趣事。

       66、 《傀儡人生(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Being John Malkovich 1999年 8.1

       近年比较有意思的一部美国影片。

       67、 《城市之光》City Light 1931年 8.1

       卓别林代表作之一。

       68、 《疾走罗拉(罗拉快跑)》Lola rennt 1998年 8.1

       红发,尖叫,奔跑,可能这就是大家都在谈论的后现代主义。

       69、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 1939年 8.1

       好莱坞早期政治影片。

       70、 《异形》Alien 1979年 8.1

       一段噩梦的开始,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末路狂花》、《角斗士》)成名作品。

       71、 《落水狗》Reservoir Dogs 1992年 8.1

       塔伦蒂诺的处女作,黑色、暴力、血腥,一个男性关系寓言,一部出类拔萃的独立影片,

       仿佛塔伦蒂诺的才华都已在最初的两部作品中用尽。

       72、 《勇敢的心》Braveheart 1995年 8.1

       随着梅尔·吉布森大呼一声“Freedom”,他不但征服了奥斯卡的评委,也征服了十之八

       九的影迷。

       73、 《冰血暴》Fargo 1996年 8.1

       科恩兄弟代表作,导演乔尔的老婆麦克多蒙德在片中有上佳表现,土得掉渣的方言给人留

       下深刻印象。

       74、 《梦之安魂曲》Requiem for a Dream 2000年 8.1

       好莱坞新锐达伦·阿罗诺夫斯基2000年力作,他的第一部作品是《π》。

       75、 《摩登时代》Modern Times 1936年 8.1

       这可是部上过初中政治课本的影片!

       76、 《西部往事》C[]era una volta il West 1969年 8.1

       塞尔乔·莱翁内六十年代作品。

       77、 《绿色奇迹》The Green Mile 1999年 8.1

       《肖申克的救赎》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99年推出的新作,由汤姆·汉克斯主演,但显然

       未能超越前作。

       78、 《莫扎特传》Amadeus 1984年 8.1

       米洛斯·福尔曼可能是美国最成功的移民导演,他的作品有一种明显的向社会挑战的意识

       ,但也只能在好莱坞容许的范围之内。

       79、 《银翼杀手》Blade Runner 1982年 8.1

       雷德利·斯科特作品,特有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出色的美工特技使《银翼杀手》成为一部不

       易被人忘记的科幻影片。

       80、 《偷自行车的人》Ladri di biciclette 1948年 8.1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名词。

       81、 《骗中骗》The Sting 1973年 8.1

       保罗·纽曼与罗伯特·雷德福主演的一部骗术影片,几年前在国内的电视台放映。

       82、 《大白鲨》Jaws 1975年 8.1

       大卫·芬奇这样形容这部**:自从我看完《大白鲨》,就再也不敢到海里游泳了,尽管

       我知道那只是一部**。

       83、 《鸭汤》Duck Soup 1933年 8.1

       由著名的喜剧之家马克斯兄弟联袂主演。

       84、 《岸上风云》On The Waterfront 1954年 8.1

       马龙·白兰度塑造的又一段经典。

       85、 《杀手莱昂》Léon 1994年 8.1

       吕克·贝松奠定国际声誉之作。这好象是名单中第一位法国导演的作品,片子还是在美国

       拍的,看来美国观众确实只关心国产影片。

       86、 《七宗罪》Se7en 1995年 8.1

       大卫·芬奇初露峥嵘,几乎是部人见人爱的**。

       87、 《那一个晚上》Festen 1998年 8.0

       原名《庆典》,Dogme95一号作品,极至的影象方式给人震撼,叙事的紧凑拉住了那些对

       手持镜头不适应的观众,Dogme95正式作品中影响最广的一部。

       88、 《木兰花》Magnolia 1999年 8.0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继《不羁夜》之后再次尝试的多瓣式结构的佳作,2000年柏林**

       节金熊奖。

       89、 《安妮·霍尔》Annie Hall 1977年 8.0

       伍迪·艾伦半自传色彩的代表作,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影片中那些

       喋喋不休的对话,如果GRE考听力的话,肯定是这个样子。

       90、 《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 1995年 8.0

       英国BBC电视台拍摄的热门电视短剧,英国演员科林·费尔斯因扮演男主人公达西而拥有

       大批的影迷。

       91、 《斯特莱特的故事》The Straight Story 1999年 8.0

       美国前卫导演大卫·林奇回归朴素的作品。

       92、 《内幕新闻(局内人)》The Insider 1999年 8.0

       拉塞尔·克罗在此片的表现明显优于他获奖的《角斗士》。

       93、 《用心棒》Yojimbo 又名保镖 1961年 8.0

       黑泽明作品。

       94、 《大逃亡》The Great Escape 1963年 8.0

       战俘逃亡影片中的代表,斯蒂夫·麦克奎因代表作之一。

       95、 《角斗士》Gladiator 2000年 8.0

       尽管叫座又得奖,雷德利·斯科特原有的才情还是被好莱坞所吞噬。

       96、 《异形II》Aliens 1986年 8.0

       詹姆斯·卡梅伦续拍的恐怖科幻片,使女演员西尔古内·薇弗成为动作片中的孤胆女英雄

       。

       97、 《非洲皇后》The Africa Queen 1951年 8.0

       亨弗莱·鲍嘉与凯瑟琳·赫本大斗演技的精彩之作。

       98、 《幽灵公主》Mononoke Hime 1997年 8.0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作品,这部关注人与自然的影片充满一种温厚的人文关怀。

       99、 《火车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 1951年 8.0

       希区柯克。

       100、 《第七封印》Det Sjunde inseglet 1957年 8.0

       终于看见了一部欧洲大师的经典。

水门事件是怎么回事,具体点

       水门事件指美国共和党政府在1972年总统竞选运动中的非法活动暴露后的政治丑闻。

       水门是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厦。1972年6月17日有5个人因闯入大厦内的民主党全国总部被捕。随后的调察表明,尼克松政府为破坏选举的进程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闯入水门只是其中之一。结果导致政府的几个官员锒铛入狱以及美国历史上破天荒第一遭出现的总统辞职。

       在5个人被捕后几天,前白宫助理小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总顾问利迪即被指控犯有盗窃罪和窃听罪。1973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首席法官赛里卡主持审讯7名被告。在7名被告中有5人认罪,另外2人由陪审团定罪。1973年3月23日宣判时赛里卡法官宣读了被告之一麦科德的来信。信中指控白宫至今仍在掩盖它与闯入水门的关系。麦科德还说白宫曾对7名被告施加压力,要他们认罪并保持缄默。在白宫显然有牵连的情况下,尼克松总统于1973年4月17日宣布他已开始一次新的调察。4月30日尼克松公开声明他对卷入此案的白宫工作人员的行动负有责任。他接受了顾问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以及司法部长克兰丁斯特的辞职,并宣布解除迪安的职务。然而尼克公一口咬定他对政治谍报活动以及掩盖错误的努力毫不知情。他选择哈佛大学法学教授考克斯为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后来调察中心转向参议院,开始由该院总统竞选活动特别委员会(由参议员小欧文领导)举行由电视播放的公众听证会。欧文委员会根据证词判定白宫和竞选委员会成员有罪。然而只有迪安一个人证明尼克松总统有直接卷入掩盖活动。1973年7月16日前白宫工作人员巴特菲尔德揭露:在总统办公室的谈话都录了音。考克斯和欧文委员会立即(7月23日)票传录音带。尼克松以行政特权和国家安全为由拒绝交出。当赛里卡法官命令尼克松交出录音带的时候,尼克松表示可以提供有问题的录音带的文字提要,但以不再索取总统文件的协定作为交换条件。考克斯拒不接受这个建议。10月20日总统命令司法部长理察森解除特别检察官的职务。理察森和副部长拉克尔肖斯宁肯辞职也不执行这个命令。最后考克斯的职务是由副总检察长解除的。群众抗议的怒涛迫使尼克松于10月24日交出了录音带。但赛里卡要的是9盘,他只交出了7盘。白宫声称另外两盘根本就不存在。5月20日赛里卡法官命令尼克松向特别检察官贾瓦斯基提交其他的录音带。7月27日—30日期间众议院司法委员会通过弹劾案。8月5日总统提交三盘录音带的文字本,这些文字本清楚表明总统与掩盖活动有关。因此尼克松在国会里失去了最后的支持者。他于8月8日宣布辞职,次日上午11时35分离开白宫。1974年9月8日继任总统福特给予尼克松以无条件的赦免,不受进一步惩处。

       1972年6月18日,星期日。 温暖的阳光,清新的海风,茂密的树林,松软的沙滩,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初夏海 滨风景画。画里还有错落有致的几幅别墅,那是美国总统在佛罗里达的比斯凯恩湾的 寓所。正在这里度假的尼克松总统,心情和这天气、景色一样的好。 4个月前的2月21日至27日,尼克松总统在他的对外政策首席顾问基辛格博士的陪 同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从而结束了两国之间20多年的敌对状 态。此举赢得了世界舆论的广泛赞扬和美国人民的普遍欢迎,尼克松的声望大振。 1个月前的5月22日至28日,尼克松又赴莫斯科同苏联***会谈,达成了关于限 定美苏双方各自拥有 2个反弹道导弹发射场的协议,让世界在日益升级的军备竞赛中 看到了一丝有所克制的曙光。 有一系列令人瞩目政绩的尼克松总统,今年任期已满,他正踌躇满志地开始了竞 选连任的准备工作。这次度假,他的公文包里还放着一份竞选备忘录。在他的案头, 放着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回忆二次大战的书著《胜利与悲剧》,这本书他已读了几遍, 他想进一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尼克松并没有意识到,正当他向胜利的高峰攀登时,悲剧也在悄悄地向他袭来。 此刻,尼克松正端坐在沙发上,漫不经心地浏览当天的报纸。他有早读的习惯, 看报就像吃早餐一样必不可少。 《迈阿密先驱报》第一版左侧的一段小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其标题是:“企图 在民主党总部装窃听器的迈阿密人在华盛顿被拘留”。 到自己的竞争对手民主党总部去实施窃听,真有意思,尼克松不由自主地看了下 去。报道说,昨天(6月17日)夜里有5个人在华盛顿的水门大厦被捕,民主党全国委员 会总部就设在该处。这5个人中,有4个是从迈阿密去的,其中一个自称是中央情报局 的职员,另 3个是古巴人。他们随身携有照相机和电子侦察设备,是戴着橡胶手套安 装窃听装置时被发现,当场被捕的。 据尼克松自己在回忆录中说,他的第一个感觉是这段新闻荒谬得很,古巴人到美 国民主党总部来装窃听器,真会开玩笑。所以,他把报纸放一旁,便自由自在地投入 大海畅游了好久。后来他甚至觉得,这是有利于他竞选连任的消息,因为它可以声明, 由于有“左派”之称的竞选对手、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麦戈文一向对古巴卡斯特罗政权 采取谦让政策,在美国国内的古巴侨民都害怕这一点,故在民主党总部实施盗窃。这 样的消息传播开来,可以狠狠打击民主党。 然而,事情并非像尼克松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如意。被捕的 5个人中,那个自 称是中央情报局职员的麦科德,实际上是尼克松的“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安全顾 问,其余 4人也不是什么古巴人,很可能是受雇于“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特工人 员。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如此前景的麦科德等人的被捕,使水门事件很快变成了新闻 界热炒、全国关注的爆炸性新闻。 专门辞去司法部长职务、充任尼克松的竞选连任委员会主席的米切尔,不得不向 新闻界声明,在水门大厦被捕的那 5个人的行为,纯属他们的个人行为,与本委员会 毫无关系。 民主党展开了攻势。它们对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和这伙窃贼提出民事诉讼,要求 赔偿100万美元,后来又增至640万美元。当时它们并没有想到,它们本来可以得到的 更多——当然,并非是指金钱的数额。 两天后,即 6月20日上午,《华盛顿邮报》的一则消息使尼克松不安起来。报道 说,从被捕的人员随身携带的通讯录中,发现了曾在白宫任职的前中央情报局特工人 员,他叫霍华德·亨特,在尼克松的高级顾问科尔森手下任职。闻此消息的白宫,像 挨了地震。 昨天刚从度假地返回华盛顿的尼克松,见报后马上召来其心腹、白宫办公厅主任 霍尔德曼商谈此事。一个多小时很快过去了,似乎还没有找到万全的对策。下午继续 探讨同一个问题。情况不明而又怕牵连的尼克松,首先要求霍尔德曼如实告诉他,在 我们“自己人”中,不管属于哪一层次的官员,是否已经使我们卷入这个尴尬的局面。 然后一起研究,目前的一切调察与口供,如果进行深察细究,会不会让民主党抓住把 柄,对我们竞选不利。据尼克松日记记载,米切尔曾在电话里神秘地告诉霍尔德曼别 卷入此案。但此时霍尔德曼很肯定地向尼克松保证,白宫的官员不会被牵涉到此案中, 米切尔也与此事无关,尽可以放心。听到这一保证,尼克松担心被信心所取代,他决 定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 然而,霍尔德曼还告诉他,察究水门行动的主使人已经察到竞选连任委员会财政 组的法律顾问戈登·利迪身上,联邦调察局正在追察因水门事件被捕的麦科德身上携 带的款项,该款项很可能出自竞选连任委员会。“必须阻止联邦调察局追察那笔钱的 来源!”尼克松不容置疑地说。后来,中央情报局的一位高级官员授权向联邦调察局 代理局长打电话,请他“别管这件事”,因为在这两个局之间,早有互不干涉对方秘 密行动的协议。 尽管白宫利用其执政的权力进行掩盖和阻挠,检察机关对水门事件的调察仍在进 行。9月15日,在取得必要的证据之后,在这一事件中当场被捕的麦科德等5人被依法 起诉,同时被起诉的还有中央情报局的特工人员霍华德·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 的法律顾问戈登·利迪。 尽管有水门事件的阴影缠绕,尼克松争取连任的竞选依然搞得有声有色。大选前 夕的10月26日,从巴黎回国的基辛格特使,向美国人民公布他与北越代表黎德寿进行 一系列秘密会谈的成果,宣称:“和平即将到来。”这给尼克松政府的政绩本上又增 添了浓重的一笔。尼克松毫不留情地嘲笑他的竞争对手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麦戈文之流, 是“嘲笑我们国家的过去和将会妨碍它的未来的激进集团”。他针对麦戈文借口水门 事件攻击他的政府是“最腐败的政府”一说进行抨击道:“这些年来批评美国的制度 已变得很时髦。批评者们坚持认为,它是如此偏颇,如此腐败,如此不义,以致我们 应该摧毁它,用别的什么东西取代它。我完全不同意,我相信美国的制度。” 麦戈文显然不是尼克松的对手。在中学时代就以擅长演讲和辩论著称的尼克松, 巧妙地将对手指责他和他的政府的腐败,变成了攻击美国制度的腐败。尽管水门事件 的许多事实已经揭露,但美国选民们似乎对此并不太在意,他们更看重尼克松政府的 政绩,所以,11月7日公布的大选结果,尼克松就得了61%的选民票和520张选举人票, 而麦戈文只获得 34%的选民票和17张选举人票。这是在美国总统选举的历史上少有的 以如此悬殊的票数决出胜负的一次。 以米切尔为首的总统连任竞选委员会成员个个喜形于色,他们似乎忘记了还有 7 个“难兄难弟”因水门事件正在失去自由的监狱里接受审讯。 尼克松满面春风,走马上任,开始了新的一届总统任期。在1973年 1月20日的连 任就职演说中,他还没有忘记抨击他的对手:“在每一个关键时刻,我们总是受到那 些认为美国一无是处、绝少正确的人们的困扰。但是,我深信,这不是历史对我们有 幸经历这些非凡的年代的评判。”他在演说中自豪地用了一连串“让我们感到自豪的 是……”的字句,宣称“本世纪美国的经历在世界历史上是无与伦比的”。 然而,水门事件的阴影并不因为尼克松满面春风而消散,相反却一步步向他逼来。 当尼克松在台上发表连任就职演说时,对水门事件被告的审讯也在抓紧进行。这场审 讯从1月8日开始,被告在巨大的压力下开始交代其犯罪事实,有的公开表示对各种指 控服罪。他们究竟做了哪些交代,会不会将白宫里更大的人物牵扯进去?还有,为掩 饰真相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会不会弄巧成拙,欲盖弥彰,反而增添新的罪证?这一切, 都使白宫弥漫着一种焦虑的气氛,尼克松及其心腹官员更是坐立不安,失眠频频。 本来应该沉浸在竞选连任胜利的喜悦之中,如今却被水门事件的阴影所笼罩,尼 克松未免感到沮丧。他这时似乎已经意识到,从一开始阻止调察就是个错误,而且是 比到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装置本身更大的错误。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身份 和形象,这条路哪怕是错了也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风雨飘摇的白宫,仿佛在经受地震后日益增强的余震的煎熬,谁能保证这不是又 一次更大的“地震”到来的前兆呢?

       丢卒保车,大总统挥泪斩马谡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曾想以攻为守的尼克松总统,渐渐地处于防不胜防的境地。 尼克松在1973年 2月14日的日记中,忧心忡忡地写道:“我可以料想得到,假如 法官把亨特叫到面前,拿35年的刑期来恫吓他,他很可能为了免受刑罚而就把自己所 知道的一切,全盘吐露。” 亨特,这个中央情报局的特工人员,不仅与潜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的 5名案犯 有牵连,而且他曾和总统竞选连任委员会的法律顾问利迪一起,在白宫的纵容下,私 闯心理治疗专家埃尔斯伯格的办公室,企图窃取加害埃尔斯伯格的材料。这个埃尔斯 伯格曾经把五角大楼关于越南战争的秘密材料交报社发表,对尼克松政府不利,政府 起诉他盗用文件罪,正在受审。白宫显然想置他于死地。一旦这一事件抖露出来,岂 不是又一次“地震”。 如何使亨特保持沉默,或者绝不供出幕后的纵容者,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3月21 日上午,在尼克松的椭圆形办公室,总统和他的法律顾问约翰·迪安商谈着。 “亨特给竞选连任委员会的一名律师写信,索取12.2万美元,作为个人和请律师 的费用。他甚至规定了交款期限。”迪安向尼克松通报了这一情况。 “他们到底想要多少钱?”尼克松知道,有第一笔,就会有第二、第三笔钱;有 第一人,就会有第二、第三人要。 “在整个诉讼期间,至少要付 100万给各个被告。”迪安报出了一个不少的数目, 虽说这一数目对美国总统来说是不难办到的,但在风声很紧的情况下,毕竟要冒不少 风险。 从迪安的口气中,似乎不想再去冒险。骑虎难下的尼克松总统,却只有按照既定 方针走下去这一条路。他曾两次向公众信誓旦旦地保证,他和他领导的白宫在水门事 件一案中是清白的,经得起调察的。如果退缩的话,他和他的政府岂不成了信誉扫地 的说谎者和骗子。 “也许我们这样做是错的”,尼克松缓缓而又坚定地说,“但此时此刻,你难道 不同意最好的出路是把亨特的问题妥为应付吗?我想,此时此刻,这是值得一为的。” 他显然把赌注押在了让被告守口如瓶上。他是在位的总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 样押宝也许有他的道理。因为,如果这些被告拿了钱,还想获得自由,即使法院判他 重刑,作为总统还有特赦罪犯的权力。有总统作强大的后盾,聪明的被告是不会吐露 对总统及其领导下的白宫不利的事实的,尼克松相信这一点。 迪安嘴上答应了总统的要求,心里却像挂了15个吊桶,七上八下,惶惶不安。 尼克松在回忆录中承认:“从事后看,这一天是我任期内一个悲惨的转折点。” 事实正是这样。不久便“反戈一击”的迪安,使尼克松和白宫狼狈不堪。 迪安不仅说出了白宫几名重要人物与5名窃贼潜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一案有关, 而且坦白了案发后的一系列掩饰真相的企图。他公开表示,白宫的办公厅主任霍尔德 曼、总统的内务顾问埃利希曼以及他自己,都卷进了此案,有“阻挠司法的举动”。 他还透露,总统的私人律师坎姆巴克曾受命筹款给水门事件一案的被告。 而关在狱中受审的麦科德,也指控争取总统连行委员会主席,前司法部长米切尔 应对他们潜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行窃一案负责,并且供出在受审期间,有人表示可 予以宽赦,交换条件是他缄口不语。 负责审理水门事件一案的联邦地方法院法官也似乎打定主意要与白宫过不去。在 3 月底进行的宣判中,对第一位将政界要人牵进这一事件的被告麦科德从宽处理,予 以保释,而对其余 4名潜入水门大厦行窃的被告则予以重判,暂定为40年徒刑;与此 案有关、又犯有私闯埃尔斯伯格医生办公室行窃之罪的亨特和利迪,前者被暂判为入 狱35年,后者曾因不肯开口而犯了蔑视法庭罪,就此暂判为6年零8个月徒刑,另处罚 款4万元。 轻重悬殊的宣判,给至今抱有侥幸心理、不愿吐露全部事实的被告形成了巨大的 威慑力。尼克松明知这样的判决过重,甚至实属蛮横,因为对一些杀人犯的判决也不 至于如此;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地方法院法官所采取的一种文明的策略,就是要促 使被告说真话,因为他们的宣判并非最后的判决,如果坦白交代,检举揭发有功,麦 科德就是他们的榜样。 随着水门事件真相的不断抖露,群情激愤,舆论大哗。尼克松的防线是如此脆弱, 已经到了不找几个替罪羊就难以过关的程度。 4 月中旬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接替米切尔担任司法部长的理察德·克兰丁斯特, 急匆匆地求见总统尼克松,说有要事相告。无心度假、正在白宫举行午后宗教礼拜仪 式的尼克松,在仪式结束后马上同他进办公室密谈。克兰丁斯特省去了拐弯抹角的客 套话,直截了当地告诉总统:“迪安把我们告了。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被认为是授权 闯入水门大厦行窃的主谋人。”“不,这不可能。”尼克松惊讶得差点叫了起来,紧 接着又半信半疑地问他的司法部长:“真有其事?”克兰丁斯特没有正面回答,说: “让刑事厅长来谈,您看如何?”尼克松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身穿一件赃兮兮的 T恤衫和一条湿漉漉的牛仔裤,脚蹬一双网球鞋的 司法部刑事厅厅长亨利·派德逊,在克兰丁斯特的带领下,走进了尼克松的办公室。 他是在洗刷游艇时被召来的,连衣服也没来得及换。下属官员如此打扮到白宫来,实 属不敬,要是在平时非被轰出去不可,但这次尼克松只是皱了一下眉头,便让他将掌 握的迪安指控的情况一一道来。这位厅长迟疑了一会,瞥了身旁的部长一眼,在得到 “照实说”的眼神暗示后,便将迪安如何指控总统的办公室主任霍尔德曼、内务顾问 埃利希曼卷入水门刑事案的情况做了汇报,末了还斗胆建议:“应该让他们两个辞职, 不然会有麻烦的,会使您和您的总统职位处境难堪。” 尼克松默默地听着,思索着,眼睛直愣愣地望着天花板,半晌没说一句话。克兰 丁斯特部长和派德逊厅长面面相觑,不知所措。“你们走吧。”尼克松有气无力地说。 宽大的办公室只剩下沉思的尼克松一人。“好一个吃里扒外的迪安!”尼克松想 对他施加压力,让他明白作为总统可以阻止他获得行政豁免权,到头来一样受刑,可 是又担心把他逼急了眼,说不定会把指控的矛头直接转向他。 “我没有什么把柄掌握在迪安手里。”尼克松的心里暗暗地为自己打气。虽说他 事先确实没有授权任何人去干闯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装置这样的蠢事,但 事后的掩盖行动他能逃脱罪责吗?一想到这里,他的心又有点发虚。虽说他和年轻的 法律顾问迪安商谈掩盖对策时,没有第三者可以出来证明,但谁又能保证没有留下任 何可以作为证据的话柄呢? 苦思冥想,绞尽脑汁,还是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对策。想找几个心腹顾问来集思 广益,可是不少人已经涉嫌水门一案,要是再冒出一个像迪安那样“反戈一击”的顾 问,那不就更惨了。看来,只有变以攻为守为以退为进了,“丢卒保车”不失为一种 明智的选择,尼克松终于拿定了主意。 几天后,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被召到总统办公室。尼克松把上次司法部长及该部 刑事厅厅长谈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讲给他们听,然后,婉转地请他们拿个主意。这两个 人是尼克松的得力助手和多年的忠实朋友,为他谋取总统职位立下过汗马功劳,如今, 要尼克松开口让他们辞职,实际上是把他们开除出白宫,尼克松真是有点开不出口。 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显然被总统介绍的不利于他们的事实惊呆了。虽说这些事实 都是他们经历过的,但一旦作为罪证指控则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非常敏感而又特 别能领会总统意图的办公厅主任和内务顾问,此刻,只有吞下辞职这杯苦酒,以便保 全总统和白宫的面子。“我们会现实地面对这一切的。”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说这话 时,眼睛有点发红,鼻子开始发酸。 三人相对无语。谁也没有说出“辞职”这两个令人难堪的字眼,但谁的心里都非 常明白。还是彼此心照不宣吧,各自的心情当然有所不同。 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他当时的心境: “我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要他们离职,真是自私得可以了;不过我还不至于狠心到 能够心安理得地伤害自己所深切关怀的人。我忧虑他们被迫辞职时所受的打击,但我 更忧虑他们留任不去会使我遭受的打击。” “我现在的问题,是必须把做过一些我亦有份之事的几个朋友开除。” 4月 30日晚上,尼克松向全国发表讲话。他重申自己与水门事件没有牵连,但接 着又说,他将为那些“在一件他们原来深信是正确的事情中可能犯了错误”的下属承 担应负的责任。尼克松借此机会宣布:“今天,我做出了任期内最难的一项决定,我 接受了白宫两位最亲信僚属的辞呈。他们是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称得上是我有幸遇 到的最优秀公务人员中的两位。”他用如此赞美的语句,送给被迫辞职的朋友,与其 说是对朋友的抚慰,倒不如说是为了使自己的心里也好受些。同时宣布已经辞职的还 有那个“反戈一击”的顾问迪安,以及司法部长克兰丁斯特;前者如果不从白宫清除 出去,怎解尼克松的心头之恨,后者辞职是因为他的一些亲密同事可能“与违反美国 法律的某些行为有牵连”。 尼克松演出了一幕现代“挥泪斩马谡”的话剧。然而,就像马谡被斩并不能夺回 失去的街亭一样,丢了“卒”的尼克松能保住自己这个“车”吗?

       美国《名利场》杂志2005年6月31日报道,前联邦调察局官员马克·费尔特自称是“水门事件”中的神秘线人“深喉”。

       1972年,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依据内线“深喉”的消息,捅开“水门事件”的内幕,导致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辞职下台。两名记者一直拒绝透露当时线人的身份,但是总编辑西蒙斯引用了当时一部知名色情**《深喉》的片名,作为告密者的化名。

       “深喉”到底是谁?30多年来猜测纷纷,从未有定论。接触过“深喉”的《华盛顿邮报》记者曾发誓,除非获得“深喉”同意或者“深喉”死亡,否则他绝不会说出这个天大的秘密。

       费尔特的律师康纳日前在《名利场》撰文,70年代初曾任联邦调察局“二把手”的费尔特于2002年亲口告诉他,“我就是《华盛顿邮报》记者伍德沃德的线人--人们常说的‘深喉’”。

       此前,费尔特对于对“深喉”的身份一直是保守秘密,家人也不例外。费尔特认为,公开自己过去的所为有损名誉。有些媒体,如《华盛顿人》,曾刊文称有人怀疑过费尔特就是“深喉”。1999年,费尔特否认自己是“深喉”。

       康纳的文章写道,费尔特有一次曾暗示过他的儿子,“我认为,(作为‘深喉’)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你不要把这件事情告诉任何人。”

       退休后的费尔特住在加州的圣罗莎。在如何看待“深喉”一事上,家人的立场与他不同,他们认为,费尔特在有生之年应该受到奖励,以表彰他在“水门事件”中所起到的作用。

       法新社报道称,费尔特的孙子31日代表家人就费尔特“深喉”身份一事发表一份声明,“家人认为我的祖父是一个英雄,我们真诚地希望国家也这样认为。”

请介具体绍一下水门事件。求大神帮助

       水门事件(The Watergate Affair)指美国共和党政府在1972年总统竞选运动中的非法活动暴露后的政治丑闻。

        水门是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厦。1972年6月17日有5个人因闯入大厦内的民主党全国总部被捕。随后的调察表明,尼克松政府为破坏选举的进程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闯入水门只是其中之一。结果导致政府的几个官员锒铛入狱以及美国历史上破天荒第一遭出现的总统辞职。

        在5个人被捕后几天,前白宫助理小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总顾问利迪即被指控犯有盗窃罪和窃听罪。

        1973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首席法官赛里卡主持审讯7名被告。在7名被告中有5人认罪,另外2人由陪审团定罪。

        1973年3月23日宣判时赛里卡法官宣读了被告之一麦科德的来信。信中指控白宫至今仍在掩盖它与闯入水门的关系。麦科德还说白宫曾对7名被告施加压力,要他们认罪并保持缄默。在白宫显然有牵连的情况下,尼克松总统于1973年4月17日宣布他已开始一次新的调察。4月30日尼克松公开声明他对卷入此案的白宫工作人员的行动负有责任。他接受了顾问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以及司法部长克兰丁斯特的辞职,并宣布解除迪安的职务。然而尼克松一口咬定他对政治谍报活动以及掩盖错误的努力毫不知情。他选择哈佛大学法学教授考克斯为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后来调察中心转向参议院,开始由该院总统竞选活动特别委员会(由参议员小欧文领导)举行由电视播放的公众听证会。欧文委员会根据证词判定白宫和竞选委员会成员有罪。然而只有迪安一个人证明尼克松总统有直接卷入掩盖活动。

        1973年7月16日前白宫工作人员巴特菲尔德揭露:在总统办公室的谈话都录了音。考克斯和欧文委员会立即(7月23日)票传录音带。尼克松以行政特权和国家安全为由拒绝交出。当赛里卡法官命令尼克松交出录音带的时候,尼克松表示可以提供有问题的录音带的文字提要,但以不再索取总统文件的协定作为交换条件。考克斯拒不接受这个建议。10月20日总统命令司法部长理察森解除特别检察官的职务。理察森和副部长拉克尔肖斯宁肯辞职也不执行这个命令。最后考克斯的职务是由副总检察长解除的。群众抗议的怒涛迫使尼克松于10月24日交出了录音带。但赛里卡要的是9盘,他只交出了7盘。白宫声称另外两盘根本就不存在。5月20日赛里卡法官命令尼克松向特别检察官贾瓦斯基提交其他的录音带。

        7月27日—30日期间众议院司法委员会通过弹劾案。

        8月5日总统提交三盘录音带的文字本,这些文字本清楚表明总统与掩盖活动有关。因此尼克松在国会里失去了最后的支持者。他于8月8日宣布辞职,次日上午11时35分离开白宫。1974年9月8日继任总统福特给予尼克松以无条件的赦免,不受进一步惩处。

        2005年5月31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副局长马克·费尔特承认自己就是“水门事件”中那个曾被称为“深喉”的人,曾向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提供尼克松总统“水门事件”的关键线索。

        1972年,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依据内线“深喉”的消息,捅开“水门事件”的内幕,导致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辞职下台。两名记者一直拒绝透露当时线人的身份,但是总编辑西蒙斯引用了当时一部知名色情**《深喉》的片名,作为告密者的化名。

       --------------------------------------------

       太长了,参考这个链接.

美国吹哨人出现了!这位华裔医师本可以阻止疫情扩散,却被多次拒绝

       水门事件是指1972年6月17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利用其竞选班子刺探对方民主党的竞选政策,在民主党总部水门大楼安装窃听器,事后被《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揭发,从而掀起弹劾尼克松的事件。这次事件导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的总统辞职。 水门,也就是华盛顿水门大厦,它是美国民主党总统竞选委员会总部所在地。所谓水门事件,就是尼克松竞选班子派到水门民主党总统竞选委员会总部偷拍文件和安放电子窃听器而被破获的案件。 共和党人理乍得·尼克松, 1968 年当选为美国第 37 届总统。 1972 年美国第 38 届总统选举时,他获得的选举人票数为 520 张 ( 占总张的 97%) ,以压倒性优势战胜民主党对手麦戈文,连任美国第 38 届总统。在这次大选揭晓的第二天,尼克松在华盛顿的肖尔哈姆饭店举行了一次庆功宴,称赞自己的竞选班子有能力,为他当选总统立了汗马功劳,使他“最后一次竞选成为所有竞选中最成功的竞选”,表示“谢谢大家”。可是,他哪里想到正是这个竞选班子搞了一个“水门事件”,给他捅了一个大漏洞,使他从高山之巅掉进万丈深渊,在取得空前胜利之后遭到了彻底复灭的灭顶之灾的命运。 1972 年 6 月 17 日夜晚,尼克松竞选班子“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总部安全顾问麦科德和曾当过中央情报局间谍的古巴裔美国人巴克、马丁内斯、斯特古斯、冈萨雷斯等 5 个人,带着外科手术手套,携带照相机、电子窃听器和无线电对话机,悄悄进入民主党总部所在地水门大厦,偷拍了民主党的档案,并在暗处安装了电子窃听器,准备偷听民主党***研究本届总统选举的竞选策略的谈话,以便为尼克松竞选总统拟订对策。 但是,他们的活动被水门大厦的警卫人员发现了。警卫人员当场将他们逮捕。在大厦外面为麦科德等人望风的利迪、享特等二人见势不妙,马上逃跑,但 3 个月后也被逮捕。 麦科德等人供认,他们是奉尼克松总统竞选班子之命,潜入水门大厦窃取民主党竞选策略情报的。他们在 17 天前的 5 月 30 日曾潜入水门大厦,在民主党总部安放了窃听器。由于偷听到的情报价值不大,而且窃听器安的地方不合适,决定再去第二次。他们这次去的主要目的,是准备把窃听器放在水门大厦民主党主席奥勃莱恩办公室的电话机里,以获得尼克松竞选对手的参议员麦戈文和肯尼迪的重要情报。 1973 年 1 月,华盛顿地方法院审讯水门事件时, 7 名被告全都认罪,但对案情本身却保持沉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调查的深入进展,水门事件真相终于逐步露出原形。 3 月 20 日,麦科德写信给法官西里卡,说明他和几个被害人都受到了政治压力,要他们承当罪责和保持沉默。他表示愿意提供案情线索,但又怕遭到报复,要求秘密提供情况。在接下来的秘密审讯中,麦科德供出了水门事件及企图掩盖真相的有关高级人员,其中包括米切尔、白宫法律顾问迪安和马格鲁德,使案情有了突破性进展。后来,麦科德又进一步供认,他之所以参加水门活动,是因为“这项工作是司法部长、白宫及总统本人发动的。”法庭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参加策划、指挥水门事件的,除上述人员外,还有白宫助理霍尔德曼、埃利希曼、拉鲁,参加尼克松总统竞选班子前商务部长斯坦斯,前司法部长克兰丁斯特,联邦调查局代局长格雷,中央情报局副局长沃尔特斯,总统竞选委员会工作人员考尔菲尔德、波特和马迪安等,共 10 多人。 水门事件影响巨大,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司法部门和国会先后组成 10 多个机构对水门事件进行调查和审理。 1 973 年 10 月 23 日,美国众议院决定由该院司法委员会负责搜集、调查尼克松的罪行,为弹劾总统作准备。在调查和审理中,还查出了在总统竞选活动秘密捐款中的许多非法活动,揭露出了挪用大笔竞选基金供掩盖水门事件之用,暴露了白宫和中央情报局假借“国家安全”的名义大搞窃听电话和其它间谍、特务活动。司法机构在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之后,要求对白宫人员进行传讯,并要求尼克松本人到庭作证。 尼克松总统在事件真相完全暴露之前,一再否认白宫及政府有关人员与这一事件有牵连,还以美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和总统享有行政特权为理由,阻止白宫人员到调查委员会作证。但是随着案情的进展,他再也没法阻止,只好让他们去作证,并宣布凡与水门事件有牵连人员将立即撤职。 1973 年 5 月 23 日,尼克松发表声明,表白他自己与水门事件无关,但承认他曾限制调查。 7 月中旬,白宫助理、联邦航空局长巴特菲尔德在参议院作证说,尼克松自 1970 年以后就下令在自己的白宫椭圆形总统办公室内安装复杂的电子收听装置,把他自己同下属的谈话录下音来,其中就有他同白宫人员关于掩盖水门事件谈话的内容。以后,参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主席欧文和特别检察官考克斯都发出传票,要求尼克松交出有关水门事件的录音带。但尼克松以这些录音带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机密为由拒绝交出。这样,录音带的问题就成了水门事件新的焦点。 1974 年 6 月 25 日,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决定公布同弹劾尼克松有关的全部证据。 7 月底,司法委员会相继通过三项弹劾尼克松的条款。 8月 5 日,理乍得 · 尼克松被迫交出 3 盘有关水门事件的录音带,这些录音带记录了 1972 年 6 月 23 日 ( 即水门事件后第七天 ) 他和霍尔德曼谈论阻挠调查的内容。在事件真相大白、无可掩盖的情况下,甚至在共和党内部,也出现了一股要求尼克松下台的浪潮。 8 月 7 日,尼克松和国会里的共和党三巨头戈德华特、莫斯特和罗兹会谈,经过蹉商,尼克松决定辞去总统职务。 8 月 8 日上午 11 时,副总统福特到白宫见尼克松,尼克松告诉他决定今天辞职。 8 月 8 日晚 9 点,尼克松在白宫椭圆形总统办公室向全国发表宣布辞职的电视讲话。 8 月 9 日上午,尼克松离开白宫,乘总统座机“空军一号”向加里福尼亚州飞去。离开白宫时,白宫办公室主任黑格将军交给基辛格国务卿关于尼克松辞职的信,信上写道:“亲爱的国务卿先生:我谨辞去美国总统职务。理乍得 · 尼克松谨上。”在尼克松离开白宫不到 2 小时,福特宣誓继任美国总统。福特就任总统后,根据美国宪法的有关规定,颁布总统令,赦免了尼克松的罪行。至此,美国总统竞选的丑闻水门事件以美国总统尼克松下台而告终

世界**史上有哪些**的价值观曾经引起巨大的社会争议

       身为一名华盛顿大学传染病学助理教授,Helen Y. Chu可能从未想到,她会体验到1972年水门事件爆发之后,时任FBI副局长Mark Felt内心的煎熬。

        同样是站在 历史 的十字路口,对于拥有多年间谍经验的Mark Felt和一直在象牙塔里从事学术研究的医学博士Helen Y. Chu而言,说出惊人的真相都意味着付出巨大的勇气和承担极大的风险。

        不同的是,Mark Felt将他“深喉”身份的秘密恪守了30多年,而Helen Y. Chu的事迹曝光于众还不到3个月。

        Mark Felt吐露的“水门事件”真相是美国政治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Helen Y. Chu的行为则是美国乃至世界流行病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它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使他们避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至少能够接受及时的治疗。

        《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揭开了Helen Y. Chu及其对于流感与新冠病毒的研究,是如何在存在缺陷的美国政治体制中克服重重阻力,最终使得卫生部门认识到疫情的严重程度,继而采取行动抵抗病毒扩散的故事。这期间还夹杂了隐私与道德的取舍,以及监管合规与公众恐慌的政治权衡。

       Helen Y. Chu与新冠病毒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不是偶然。

        从2012年起,Helen Y. Chu就在华盛顿大学从事流行病学、过敏等相关病症的研究工作。过去几个月以来,她和她的团队一直都在为了研究流感而采集当地有流感症状的居民那里收集鼻腔分泌物。

        她所在的地区是华盛顿州港口城市西雅图————这里正是美国第一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居住地。

        或许,Helen Y. Chu最初未曾料到华盛顿州会在短短两个月之后确诊病例暴增,成为全美疫情最严重的地区。

        截至目前,华盛顿州确诊病例达到267例,占到全美确诊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死亡24例,占全美死亡总数的接近80%。

        在疫情爆发的最初阶段,Helen Y. Chu和她的团队也注意到了本地发生新冠肺炎的案例。他们一直想改变他们实验室的检测目的,从检测流感病毒转为检测新冠病毒。

        然而,想要转变实验室的检测目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Helen Y. Chu和她的团队需要获得华盛顿州和联邦政府的批准。

        事情从一开始就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纽约时报》的采访报道写道,Helen Y. Chu跑遍了相关部门,但她所到之处,所有官员们都拒绝了她的申请。

        官员们拒绝的理由包括:Helen Y. Chu的实验室是研究性质,没有获得临床研究工作认证,获得这一认证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且,实验室也没有得到研究对象的明确许可来检测新冠病毒。

        这样的开局让Helen Y. Chu倍感挫败:

        为什么Helen Y. Chu的实验室想检测新冠病毒这么难?这里需要了解美国病毒检测的制度。

        美国采取的是一套集中管理卫生事业的制度,主要由CDC完成核酸检测程序,各地实验室需要获得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才能获得病毒检测资质。这一资质还有严格的涉及范围。

        相比之下,德国则采取分散式实验室管理制度,只要有执照,任何实验室都能检测病毒,而且所有实验室地位平等。

        而且,各地的公共卫生实验室在进行完核酸检测之后,还要把绝大多数样本送往位于乔治亚州城市亚特兰大的CDC总部进行二次检测。

        送去CDC总部进行检测的样本也不是100%会被检测,而是要先排查,看其是否符合检测标准,然后才能正式获得批准接受检测。

        那位来自西雅图的“1号确诊病例”虽然去过武汉,但一开始却因为没能满足CDC严格的检测标准而被拒之门外。所幸,华盛顿州卫生系统官员对他担忧不已,经过一番施压和沟通之后,CDC终于同意这位男子接受检测————结果证实为阳性。

        美国第一例“感染路径不明”的全国第15号病例也曾因为最初达不到CDC的排查标准,而在等待数日之后才获准检测。又等了3天,检测结果才出炉,继而确诊。

        在这种情况下,启动针对全国公民的快速病毒测试变得相当困难。

        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的病毒专家Christian Drosten认为,集中管理实验室的国家可能损失了一个多月的宝贵时间。

        一直到2月28日,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才动用自由裁量权,紧急宣布“允许某些实验室在资质审核通过前开始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检测”。

        此外,政府官员们以未获得研究对象的许可为由拒绝Helen Y. Chu的实验室检测新冠病毒的理由也很贴合实际:这种检测的费用政府并不支付,而自费账单高达几千美元。直到3月3日,美国政府才宣布将新冠病毒检测纳入医保。

        这正是为何海内外研究人员一致认为,美国在疫情爆发早期错过了大范围检测的关键机会。

       2月25日,也就是FDA紧急允许一部分无资质实验室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三天之前,Helen Y. Chu和她的同事们坐不住了。

        他们无法忍受继续等待,因为病毒也没有等待他们的实验室获得批准,已经在持续扩散了。

        Helen Y. Chu团队决定行动,他们在没有获得政府批准的情况下开始检测新冠病毒。

        鉴于美国严格的法律法规要求,这样的举动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冒险。就在他们开始检测之后几天,华盛顿州监管机构连夜要求Helen Y. Chu的实验室完全停止检测。

        由于检测工作严重不到位,全美各地方政府只能在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开展疫情防护工作。当时,这种尚未被发现的危机已经导致感染人数呈现指数级增长。

        最初的检测结果就证实了他们最担心的事情————当地一名近期内没有出行经历的青少年被检测为阳性。

        这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在美国的土地上扎根了,但却没有人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当回忆起那时候的情景时,Helen Y. Chu说:

       在阳性检测结果出现之后,新的问题出现了。

        “我们被允许做的事情就是不让别人知道,”Helen Y. Chu说。

        她紧接着就补充说:“但我们觉得,我们需要做的是告知公共卫生部门。”随后,他们将结果通知了当地卫生官员。

        但结果却出乎意料。当天晚些时候,西雅图卫生部门官员与FDA的调查人员开会讨论这个青少年病例。会议结束之后,官员们电话通知Helen Y. Chu团队,明确要求他们停止检测。

        尽管如此,这一令人不安的发现依然改变了政府官员们对疫情的理解。

        西雅图流感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很快对这种病毒的基因组进行了排序,发现在美国首例确诊病例中也出现了基因变异。

        这意味着,新冠病毒很有可能已经在社区内悄无声息地传播了大约六周,数百人可能已被感染。

        官员们对疫情扩散的担忧反而解救了Helen Y. Chu的实验室。

        就在被勒令停止病毒检测的第二天,官员们又给他们打了电话。这一次,态度有所缓和,他们允许实验室开展临床性病毒检测,汇报未来的检测出的病例。同时,他们需要把检测结果及时报告给当地卫生部门。

        3月2日,华盛顿大学西雅图流感研究机构审查委员会认定,研究人员在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不进行检测、不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结果是不道德的。

        从那时起,Helen Y. Chu的实验室发现并报告了许多其他病例,所有病例均已得到确认。

        这个实验室的科学家们说,相信他们会找到证据来证明这种病毒是更早地感染了人类,如果当初允许他们进行检测,他们本可以更早地通知有关部门。

        然而几天之后,执行医疗保险规定的华盛顿州监管机构介入此事,再次要求Helen Y. Chu团队停止病毒检测工作,直到完成临床实验室的认证————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周时间。

        对于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Helen Y. Chu现在反而能够理解官员们了。她说,现在回想起来,她明白为什么过去几周实验室一直遇到来自监管层的阻碍。

        不过,她并不后悔团队成员们所做的一切,虽然要花那么长的时间来突破繁文缛节才能够在疫情爆发时挽救生命这一点仍令人沮丧。

       很明显,病毒的传播速度比FDA审批Helen Y. Chu的实验室转变检测目标的速度快多了。

        在短短数周时间里,病毒已经导致西雅图地区20多人死亡。到今天为止,美国的确诊病例数量超过了1000名,增至1010人,感染者遍布38个州,总计31人死亡,死亡率3%。

        上周五,CDC主任Robert R. Redfield博士才表态说:“迅速采取行动对抗击疫情至关重要。时间才是关键。”

        《纽约时报》评论称:

       第一类:情色

       《巴黎最后的探戈》、《感官世界》、《半熟少年》、《深喉》、《午夜牛郎》等

       “性”永远是最容易引起争议,激起社会舆论大哗的话题。同时,它也往往是**人打破禁锢所最愿意选择角度。

       1971年的影片《深喉》从**艺术的角度看,几乎一无是处,但因为影片大胆的题材处理正好赶上美国70年代性解放风潮,成为了风口浪尖上的一部争议之作。

       影片相当于把硬性的色情片拿到了影院中来放映,其结果就是在美国23个州遭禁,5个有关公司和12位演职员被告上了法庭。不过一些支持性解放和主张艺术自由的人士却选择了支持本片。法官陈词说:“这部影片的喉咙应该被割掉。”当天,放映本片的世界剧场就打出标语:法官割喉,举世悲哀。

       讽刺的是,一名官员查尔斯·吉丁评价本片说:“污秽物像洪水一样吞没了美国人的大脑、心灵和灵魂!这是前所未有的灾难!”结果这位官员后来被控贪污。另一名官员罗伊·科恩发誓要把男主演雷恩斯送进监狱,但科恩不久后死于艾滋病——原来他一直是个同性恋者。

       最终,影片男主演还是因此坐了5年大牢,而女主演后来也声明说,在拍戏的时候“有一把枪指着我的脑袋”。

       1972年的《巴黎最后的探戈》因为出自著名导演贝托鲁奇之手,更堪称情色与艺术之争的经典案例。因为影片的性爱描写,罗马高等法院认定贝托鲁奇和男女主角犯有“猥亵罪”。判处贝托鲁奇两个月的徒刑,剥夺公民权十年,并要求其销毁**胶片!欧洲一些国家也禁映了影片。

       大岛渚的名作《感官世界》也因为大胆直接的性描写,只能变成一部法国影片,到法国去做后期和剪辑——因为法国当时刚刚解禁了对色情**的限制。影片在日本本土却遭到禁映。

       近年来,像《半熟少年》《反基督者》《女性瘾者》等在情色上大胆表现的**也屡见不鲜,但引起的社会反响已经远不像40年前那样强烈。

       第二类:宗教

       《基督受难记》、《基督最后的诱惑》、《驱魔人》《万世魔星》等

       宗教也一向是个敏感的话题,尤其在美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等宗教传统浓厚的国家。很多**人敢于去拍摄大胆的社会性题材,甚至去突破性的禁忌,却对宗教内容极为谨慎。

       马丁·斯科塞斯拍摄《基督最后的诱惑》时,其老搭档罗伯特·德·尼罗就因此最终放弃出演。影片因为把基督描写成了一位凡人,甚至一度决定与妓女抹大拉的玛莉亚成婚生子,由此引起一些教会机构的强烈不满,一些教众甚至到放映本片的影院外进行抗议,阻止观众入场。一个宗教团体甚至想花650万美元把影片拷贝从环球公司买来销毁掉!不少国家也把它作为了禁片。

       于此类似的还有经典恐怖片《驱魔人》和拿耶稣恶搞的《万世魔星》。前者影片中出现了用十字架插入女孩下体的情节,后者则讲述了一个普通男子布莱恩因为各种阴差阳错被当做了救世主最终被钉上十字架,极尽讽刺夸张恶搞之能事。可以想见,两部影片都遭到了教会组织的强烈抵制——《驱魔人》一度在英国被禁,甚至不允许发行录像带。

       2004年著名演员梅尔·吉布森执导的《基督受难记》可谓是个反例——除了影片极其直接的暴力血腥镜头,更重要的是其宗教倾向和反犹倾向引起的广泛争议。不过这次,力挺本片的却是教派一方。

       《基督受难记》对耶稣最后走向十字架的历程进行了细腻真切的呈现,将其所受的困难和内心的矛盾痛苦展现出来。上映后影片得到了教皇的认同,大量基督教团体在复活节来到时团体组织观看(这种群体组织看**的情况在北美可算罕见),以致影片在北美拿到了3.7亿美元的惊人票房(《超人:钢铁之躯》现在北美票房也不过2.5亿美元),全球票房也达到了6.1亿美元。这是很多商业大片都难以达到的惊人数字!

       《纽约客》等左翼杂志以漫画、评论等形式对其进行了讽刺、批评,认为该片对宗教精神的宣扬毫无新意,等于在拍教会的马屁。烂番茄网站上,影片的新鲜度仅有49%!影评人大多对本片持否定态度。更严重的是,影片中若有若无地表现了犹太人对基督之死必须负责的指责态度——在1965年,罗马教廷已经正式赦免了犹太人的“罪行”,声明他们从此以后不再需要背负“害死耶稣”的沉重罪名。本片旧话重提,又是在犹太人占主导的好莱坞,自然引起轩然大波。(后来吉布森和他老爸都又爆出过反犹言论)

       新千年到来之后,基督教天主教等各教派也都在进行改革,力图在新时代展现新的面貌。毕竟严酷恐怖的中世纪早已成为了过去。当同样涉及宗教问题的《达芬奇密码》上映时,教会对其已经非常宽容,不再说三道四,他们大概也明白,那不过是一部以宗教为噱头的商业片而已。

       第三类:政治

       《一个国家的诞生》《意志的胜利》《清宫秘史》《武训传》等

       政治正确(简称PC)也是**潜在的准则之一,这个标准往往隐藏在更深的层面之中。由此引起的“争议”,对**本身以及**人来说,其结果经常是事关生死的!

       当年的国产**《清宫秘史》和《武训传》就是最好的例子。前者讲的是光绪、珍妃与慈禧时代的故事,因为片中对义和团的描写较为负面,正好撞到靶子上,被作为打击刘少奇的工具被大遭批判。当时香港报纸全文转载了戚本禹的《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反动**》,影片导演朱石麟读后气恼交加,因病整日躺在帆布椅上的他激愤起身,没走几步突然跌倒,送医院后不治身亡!《武训传》更是一禁多年,至今都难得一见。影片所引出的已经不是价值观的争议,而是被上升到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路线之争的高度,杀鸡儆猴了。

       一部**是否PC,是否有价值观问题,并不是肯定或否定一部影片的基本依据——除非影片真丧心病狂到触犯人类共识的基本底限(例如为纳粹翻案或者歌颂红色高棉)。即使是里芬斯塔尔为纳粹做宣传拍的纪录片《意志的胜利》,还有歌颂臭名昭著的3K党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也没有被打入冷宫。《一个国家的诞生》把黑人描写得丑陋不堪,而白人一个个都是“伟光正”的样子,影片在1915年上映后就遭到了美国全国范围内的抗议,但到了1993年,影片还是被列入美国国家**名册(National Film Registry),作为重要**文化资料保存保护起来。

       第四类:暴力与社会准则

       《天生杀人狂》《我唾弃你的坟墓》《魔屋》《学校风云》《发条橙》《邦妮与克莱德》《索多玛120天》

       暴力也是**乐于表现内容,这其中有反思、否定,但也得承认暴力的影像往往能给观众带来肾上腺的刺激,产生惊悚的愉悦感。所谓银幕上的暴力美学,就是把暴力场景非现实化、夸张化之后,令其尽量脱离现实的威胁与可怕,转化成一种美感和仪式感。

       但有很多**为了追求真实感,不愿把暴力虚幻化,这些**往往把血淋淋的暴力和令人不适的强奸、凶杀场面呈现在银幕上,逼迫观众去感受、去体验,进而去思考(未必都能达到这个程度)。

       例如七八十年代的几部B级片《我唾弃你的坟墓》《魔屋》《学校风云》等,对暴力、强奸的描写都非常露骨写实——影片《魔屋》在拍强奸戏的时候,女演员Sandra Peabody感觉自己受到了伤害,竟然无法控制必须离开片场。

       《发条橙》和《天生杀人狂》因为似乎采用了一种中立的态度去看待影片的主人公:混混、杀人犯、滥施暴力者,结果引发了很多模仿犯罪的行为。据统计,在北美及海外有12起模仿《天生杀人狂》产生的谋杀犯罪行为,其中一个案子的受害家庭为此把导演的**公司华纳都告上了法庭。

       当年,开启了新好莱坞时代的《邦妮与克莱德》就被认为是美化了罪犯,有伤风化,引发了后来“坏蛋当主角”的**风潮。《索多玛120天》更是把暴力、虐待、情色展现到了极致!——1977年,当英国一家影院放映本片的未删减版时,遭到了警察的突袭!直到2001年,英国**分级委员会才同意影院放映本片的一个删减很多的版本。

       我们看到,性、暴力、标准的社会行为规范、宗教、政治,都是**最容易产生争议之处。这些充满争议性的**,随着时过境迁,往往已经显得不那么惊世骇俗难以接受,今天习惯了邪典**B级片重口味的观众看起来有些恐怕毫无冲击力。这些当年的话题之作**有的并不出色,但大部分从**艺术角度看都堪称经典,不是仅靠争议性流传至今。它们或是勇于打破禁忌和封闭的界限;或大胆触及敏感的社会、宗教、政治问题;或突破陈腐的道德准则和虚伪乏味的社会规范;或敢于描绘血腥暴力的真实……但无论如何,**的独特性、其艺术或商业品质,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好了,今天关于“美国《喉深》1972无删减”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美国《喉深》1972无删减”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